一部打著「本土電影」幌子,實際上只賣低俗但求博人一笑的電影,連導演都承認自己只是賣弄小聰明,卻有個叫賈選凝的大陸女生把它扣緊當下的「中港矛盾」,極其嚴肅地大加批判,還得了個五萬元獎金的藝評獎,此結果一出,網上一片譁然,卻把重點放在「一個大陸人批評港人低俗」,既而演變成中港矛盾的一景,而不是深究評獎的機制,似乎正驗了賈文所言的「港人自卑」。雙方均不自覺地落入對方的套子,真是「喜劇」之外又延伸出一串串活生生的「喜劇」。
是彭浩翔的自大,是宣傳策略還是港產片的焦慮?
低成本製作的《低俗喜劇》據說只用了12天拍攝完畢,其最大的問題不是以低俗文化為榮,而是電影本身便是粗製濫造,很多笑話是由網上抄來的段子拼湊而成,新意欠奉,連彭浩翔引以為傲的「小聰明」,我也幾乎沒看到(你總不能說屌騾西算是小聰明吧,這是敢不敢或肯不肯,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對他這部電影表示失望的人中,不乏原本很喜愛彭浩翔的影迷。
然而彭浩翔一上來就給自己戴了頂高帽,不斷強調這是部本土電影,因為票房不錯,他自己則儼然成了本土電影的代表,然而如今的香港電影界雖然充斥著大量中港合拍片,但本土製作也依然不少,隨便挑兩個都比《低俗喜劇》好得多,卻從來沒有一部本土電影會不斷把「本土」掛在嘴邊,而忽視電影本身的質素。難道《天水圍的日與夜》不是拍給港人看的本土電影嗎?難道《奪命金》不是拍港人港事的本土電影嗎?明明製作優良的港產片一值存在,《低俗喜劇》卻在宣傳中幾乎把自己說成是近年來唯一的本土電影,甚至表達過類似「只有支持它才是支持本土電影」的說法,這對業界同行一點也不公平。
我認同《低俗喜劇》片面化了「本土」,但賈選凝一面批評《低俗喜劇》『狡猾地用「低俗性」偷換了「本土性」』,一面又犯了類似的錯誤,看她那篇獲獎藝評,香港電影的其他本土製作一部也沒有出現過。就說《奪命金》,八百多萬票房雖然不如《低俗喜劇》賣座,卻在口碑上比後者高出幾節,這證明香港電影並不是只有《低俗喜劇》的低俗和粗糙,也有《奪命金》的深度和優秀,賈選凝卻提也不提,而把《低俗喜劇》作為唯一的分析對象,難怪有網友說這反而是幫《低俗喜劇》捧上神台。至於低俗的片子比有深度的片子好賣,也不是香港特有的情況,大爛片《吸血新世紀》(Twilight)在美國一樣比很多好片賣座得多。
當然,不斷強調自己是「本土電影」,也許只是《低俗喜劇》一片的宣傳策略而已,因為成本低,所以抓住「本土」這個社會熱門話題來加以炒作,是最節省成本的方法。如此一來,從中能看到的頂多是彭浩翔在資源緊拙下的焦慮,何來看到港產片整個業界的焦慮?很多導演既能拍合拍片,也能拍本土製作,自己要懂得平衡而已,拍得好的不管是合拍片還是本土片,都照樣有捧場客,何急之有?
如何才算是本土電影?
因為從來沒有一部香港電影會像《低俗喜劇》這般強調「本土」,而它又似乎確實因為這樣的宣傳策略以小博大,而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於是「如何才算是本土電影?」,也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土片和合拍片之爭,大概是香港才有的爭論,我認為此爭論主要源於中國和香港兩地觀眾之品味差異一直被誇大了,因為我不相信美國人可以拍出美國人喜歡看同時全世界又喜歡看的電影,香港人就拍不出香港人喜歡看同時別的地方又喜歡看的電影。我一直相信電影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電影裡可能有些文化背景未必所有地方的人都能領會,但分辨電影好壞的標準大同小異,鑑賞能力人人皆有。
合拍片的出現,當然也有相當大一部分原因是大陸的電影審查制度,一部香港電影通常很難以完整的面目進入中國市場,有的不是只剪掉一兩個「不雅」的畫面,更多時候是因為意識型態的問題而被改頭換面,比如《無間道》第一部的結局被改成劉德華最後被抓,像話嗎?像《低俗喜劇》這種電影當然更加不可能,這類題材,基本上還沒拍出來就已可肯定沒有任何可能會在大陸電影院裡上映,但有此「勇氣」的不是只有彭浩翔一人,不說杜琪峰,連據說「已投共」的蕭若元也投資拍了幾部進不了大陸的低俗電影。於是,問題來了,不低俗的《奪命金》、低俗但是講古代的《肉蒲團》算不算本土電影?
一部電影本土與否,不但要看市場目標,其實還有眾多的因素,包括資金來源、題材等等,有的人還很看重參演和參與製作的人員是否清一色的本地人。我支持本土創作,但與本土與否比起來,我更重視創作的質素,不過我也嘗試問問這樣的問題:《桃姐》有大陸資金也有大陸人員參與,但故事講的完全是香港的故事,又算不算本土?《寒戰》資金來自香港,部分演員來自台灣,有國際團隊參與製作,講的是香港本土的題材,又算不算本土電影?合拍片出現以前,以香港資金拍攝的武俠電影,故事與香港本土無關,又算不算本土電影?
誰在焦慮?
我不知道多少人是衝著本土兩個字去捧場《低俗喜劇》,又有多少人潛意識裡把支不支持《低俗喜劇》當成港人的一種身分認同,或者又有多少人真心覺得它是好電影。賈文爭議出現後,也有人大喊「香港文化,你賈選凝識幾多」,以「你不懂」來回應批評,我想到在豆瓣見過的一個人,那人貌似是在北京生活的港人,她相當不滿那些給《低俗喜劇》打了低分的人,她認為只有港人才看得懂《低俗喜劇》,打了低分的大陸人都是因為看不懂。中國大陸無論官方民間,回應外界批評時都愛用「你不懂中國國情」來回應,當香港同樣遭受外地人的批評時,我們其實可以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在「我們就愛低俗你吹咩」之外,能否想想除了《低俗喜劇》,你真金白銀地支持過多少部香港電影?
賈選凝接受採訪時直言討厭《低俗喜劇》,她的獲獎藝評就帶著這種強烈的情緒,雖然寫港片焦慮,但從字裡行間看到的首先是她本人的焦慮,除了直斥導演彭浩翔是「不負責任」,形容《低俗喜劇》是垃圾,還說喜歡這種娛樂至上的片子,就是「港產片的誤入歧途」。杜汶澤接受訪問時說過「低俗是港產片的核心價值」,其實就如之前黃洋達在facebook上載一張女支持者的照片加上一句「給你一個加入熱血公民的理由」,大概只是一句搞搞氣氛的玩笑話,也被焦慮的賈小姐視為「大言不慚」。近年來香港社會氣氛雖然轉變,越來越講「政治正確」,但正如彭浩翔另一部電影《春嬌與志明》所描述的那樣,港人本性貪玩,不正經起來可以沒有下限,港人和大陸人的一個很大的差別即在於此,也是春嬌最後還是選擇和北京男友分手,去和志明復合的原因。
賈小姐說彭浩翔利用了「貶低大陸人」的政治正確,但她也有大陸文化裡固有的一套政治正確,什麼可以拿來開玩笑,什麼不可以,比如從她的藝評看來,大陸人不可以被拿來開玩笑,開大陸人玩笑就是歧視,就是精神勝利。但在《低俗喜劇》一片裡,也不無開港人玩笑之處。其實,這種嘲人也自嘲的娛樂電影,笑過也就算了,何必認真?
當然賈小姐的有一些批評,無論對《低俗喜劇》本片,還是對香港社會,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我認為港人倒是可以用釋然一點的心態去面對,比如她說該片「連彭浩翔電影一貫為觀眾提供的敘事樂趣也付欠奉,它甚至不是個有結構的故事」,這就說得一點也沒錯;「只需要本土觀眾看懂,所以夠爛夠俗夠低級,就能令他們high至極」,從該片的賣座和港人現在對賈一文的反應來看,這個說法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偏差;甚至一句「創作者嘲弄整個行業的玩世不恭中,並未提出思考與反省,反而以極傲慢的態度調侃業界,將電影生產的複雜狀況簡化為資本與性的交換」,也正說中了彭浩翔在該片表現出來的傲慢,這種觀點其實早在電影上映時已有人說過,我也聽過一些從事電影行業的對彭的不滿。
在這次事件中,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這篇文章是如何得到一等獎的,藝術發展局為何可以拿出這麼大筆錢來嘉獎藝評,而不是對文化藝術本身提供更多的資助?一篇3000字以下的藝評可以這麼容易拿到五萬元獎金,為何聲譽良好的本地文學雜誌《字花》卻難以申請到資助?重藝評而輕創作,如此本末倒置的推廣藝術之法,究竟是哪些渾蛋想出來的?
首先來一個坦白講,其實我不喜歡《低俗喜劇》——如果說清楚一點,其實除了《買兇拍人》覺得挺有趣之外,都沒有十分喜歡彭浩翔的電影(嗯,那應該是口味的問題吧;自己比較偏好銀河映像啦)。
然後要說一個唔開心,我同意這文章說有人「潛意識裡把支持不支持《低俗喜劇》當成港人的一種身份認同」。我有很強烈地感覺自己是香港人——跟深圳的、西安的、重慶的、廈門的朋友相比我跟他們是不一樣的(同時我也是中國人,不能否認的是我那本特區護照上的確印著一個天安門,而且跟日本、韓國人比較我們的文化、思想也是不同的;我也是「華人」,政治有點麻煩.. anyway 李安也是華人,華人跟西方的人思維上是有不一樣的(李安在一些訪問裡說謝謝台灣,也說很高興跟 "Asian" 一起分享這份喜悅,就有很多人在挑剔他是不是中國人,其實政治真的太複雜,就讓搞政治的人慢慢搞吧;之前陶傑有說西方從來都很多關於海洋的創作,華人世界卻很少,這次李安有把一些東方的思想加進了這個「航海」的故事裡)。
如果「香港」是一個商標,我會 proud of《奪命金》貼著這 label 拿出去,《寒戰》也會(《桃姐》和《歲月神偷》自己沒有非常喜歡,但它們也應該是挺「香港」的吧)。
關於粗口。很多人為這部戲極大量的粗口辯護:你走在街上都一定會聽到很多粗口,為什麼電影裡就要避開?是「道德塔利班」嗎!?其實這不完全正確,電影或者表演裡的粗口並不等於生活裡的粗口——這是觀眾的反應證實的,不然人們走在旺角街頭聽到大部分人說話裡都夾雜多少粗口的時候都要笑破肚皮了??? 看《極地情聖》就是連黃秋生罵了句「契弟」也有人忍不住笑出來了,然後跟朋友討論,朋友說黃子華已經討論過表演裡的粗口無論如何都能引人發笑的事(???)。
那時候很多支持《低》的文章也說它除了「低俗」,其實還討論了不少課題,很多關於本土的東西想表達,這我同意,所以我更加覺得粗口過多了,現在情況是:你一句說話裡面有想法,可是觀眾聽到第二三個字是粗口時已經笑翻了,根本聽不到後面你真正要說的東西;你知道觀眾是這樣的但你還是這樣做,所以我不喜歡。
anyway 不喜歡當然只是我的事,我會繼續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你可以繼續喜歡你喜歡的東西,「香港人」可以繼續喜歡「香港」的東西...
別只談「香港」,說說 Michael Haneke。
竟然有人罵他: "your english is a shame" 說他不能準確地發 "s" 音。
... 嗯,他是奧地利人,他是說德語的。容我再「驕傲」一點說,他的電影實在太厲害了,他有 remake 過荷里活版 Funny Games,但現在不用英語版,他幾乎拿盡了全世界的最佳外語片獎,甚至奧斯卡也有讓他入圍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轉貼一則微博:
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上台领奖时表现得非常谦虚,“非常感谢你们授予我这项荣誉”。有推友说,就算他把奖杯扔在地上说:“这对我来说什么意义也没有!”也不会令我惊奇的。
罵他英語的朋友,你試試說德語吧。還是應該請奧斯卡台上的每位讀 "Les Misérables" 這個詞時注意法語裡的 "r" 完全不是捲舌而是喉音?
另外,還有人爭論 Amour 是 "French movie" 的問題。
... 世界大一點可以嗎?Michael Haneke 在德國出生,奧地利成長,然後到德國的電視台工作,後來也拍了很多故事發生在巴黎的法語電影;Amour 是一部法語電影,故事發生在巴黎,角色是巴黎人,但導演是奧地利人,是代表奧地利出戰奧斯卡的,之前一天在法國的 César Award 拿了很大部份大獎(最佳電影、導演、劇本、男、女主角)。
也不需要他親自說他覺得電影其實可以沒有地域性的局限了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